中国招生网欢迎您!
中国招生网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招考信息 > 大学排名

帕斯卡尔和缪萨特的介绍 哲学

来源:中国招生网

时间:2023-08-28

阅读数:

本文由中国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学院校排名、招生简章、报名入口、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他横跨哲学、科学、文学、宗教几大领域,而且在这几大领域里都不是简单的涉水而过。他有那么冷静的科学精神却有那么狂热的宗教 *** 。同样的真诚,同样的热烈,同样的彻底。而最后的结果是科学服从了宗教,理性服从了信仰,经验服从了启示。因为人们感到不幸或面对死亡时,是宗教情绪最易滋生的时候。那是人的心灵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除了全知全能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依靠。

早年的帕斯卡尔注重世俗生活,和外界的接触不多。他终身没有结婚。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经有过爱情生活。

他生活孤独。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住在里面的人们感到厌恶,对他自己的生活感到厌恶。厌恶到顶点,转机也就来了。

1654年11月23日这一天,帕斯卡尔白天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坠死于巴黎塞纳河中,他却奇迹般地生还。晚上,帕斯卡尔在卧室阅读《新约全书》的“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即耶稣在他被捕就刑前的一段祈祷,当他反复地读着这些话时,逐渐陷入一种燃烧、彻底的心醉痴迷状态,在他绝望的生命中突然神秘地充满了什么东西,他似乎瞥见了他所向往的上帝。他内心一下子透亮。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在他死后八年,人们在他上衣的衬里的羊皮纸抄本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夜晚和在这个夜晚写下来的话。

他从10岁开始生活在苦痛之中,23岁时,曾因中风而瘫痪过一段日子。在最后几年,他时常遭受病痛的袭击,大半时间不得不卧床休息,并曾在好几个月里陷入一种精神和身体全面崩溃的状态中。因为病痛,他经常瞥见那正在临近的死亡,对生命的思考也就愈加迫切和重要起来了。

1662年,他的身体继续恶化,他镇定的忍耐着,等待着那最后的时刻。8月19日,他终于停止了呼吸,终年39岁。留下未完《思想录》。他说:“在我睡觉以前还有许多路要走。”他走过的路就记载在他的《思想录》里。

《思想录》里,帕斯卡尔对人做了全面的分析,认为人不能不追求真理却达不到真理;不能不追求善良却达不到善良;不能不追求幸福却达不到幸福。所求的达不到,达到的非所求,这就是人的悲剧。它甚至不仅指贫困的生活、令人绝望的专制、失意的爱情,连那些人们自以为是幸福的东西其实也是危险和不幸。

他认为人最不堪忍受的就是闲适和无聊,可又常常陷入无聊;人常找不到真正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没有 *** ,没有冲动,人感到自己的虚无,自己的沦落,自己的无力,自己的空洞。无聊,阴沉,悲哀、忧伤和绝望就会从人的灵魂深处跑出来。而人的本性是运动,完全的安息就是死亡。人躲避安静甚于躲避一切,虽然他自己不知道。人不断地要追求新鲜 *** ,他们爱打猎甚于爱猎获品,他们爱钓鱼甚于爱鱼,他们爱赌博甚于爱钱。正因为如此,幽禁的监狱就成为了一种可怕的惩罚。于是人们就以辛勤忙碌和游戏消遣来排除无聊,用热闹和纷扰来掩盖心灵的空虚。使人感到满足的是,虽然一点点的小事也能刺痛他们,同样一点点的小事也就可以安慰他们,就可以转移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开心。

于是,人们想法设法地排遣自己,让外物占据自己,他们让自己从小就操心自己的荣誉、财富和朋友。他们把各种业务、语言学习和职业训练压在自己的身上,说服自己若没有这些他们就不会幸福,因而使自己从早到晚劳苦不堪,而这竟真地使他们觉得幸福了。若他们还有空闲,他们就劝自己从事游戏和娱乐,使自己培养起一些嗜好,于是他们就快乐了,他们就无忧无虑地在悬崖上奔跑起来。既然不能治疗死亡、悲惨和无知,他们就认定了为了自己幸福根本不要去想这些。日常的事务和消遣就这样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归宿。

但人又是伟大的。人的伟大就在于人的思想,这种思想首先就是对自己的悲惨状况的认知。他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到自己是可悲的。”认识了自身的状况,人才有了追求。人既有着幸福的观念而又达不到幸福;人既感到真理的影子,而只是掌握了谎言。追求是人的宿命,可人总达不到那样的目标,他们徒劳无功,他们白费力气,但他们却一面痛哭一面追寻,这就是人的悖论。

人的这种境遇就像加缪所说的古希腊的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处境,有一种加之他的永远的苦役,他一次次地把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又一次次地滚下,就像人永远达不到自己的根本目标。“人是一堆无用的 *** 。”这是萨特的结论,透着彻骨的绝望。但帕斯卡尔却试图给悲惨苦恼中的人们探明一条出路,指出他们应去的家园和归宿。人不可能仅靠自己达到这一点,虽然他也不可能没有个人的努力和选择。为了不至于既没依靠又没安宁,徒劳无功而感到疲惫,人,应该向救主伸出手。

在《思想录》最长的一节里,帕斯卡尔集中论证了人与无限自然的不相称,人面对无限的惶恐和悲哀,不可知和局限性,从而认为人有极大的理由应该谦卑地皈依上帝。“我们并不去接受有关这些纯粹事物的观念,反而给他们涂上了我们自己的品性;并且对一切我们所思索着的单纯事物,都打上了我们自身的烙印。”这就是人的认识的悲剧。人不能不通过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身体,通过他对时空的特定感觉,通过他的特定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因而使他所认识的世界总是一个打上人的印记的世界。他要达到无限,就必须要有一块坚固的基地和持久的据点,可是他却找不到立身之基和行为之本,他寻求家园却无路可归,寻求安定却四处漂泊。

所以人常要陷入悲观,他环视宇宙,宇宙沉默;他仰望苍天,苍天不语。他以自己这样一个有死之身,除了想象一个上帝,还能有什么大于乐观和希望的道路呢?而当他走到这一步,当他痛苦恐惧时,他就离上帝近了。当他感到孤独无依时,就是他向上帝伸出手的时候。

他说“……,人就像迷失在宇宙的一角,不知道谁把他安置在这里,他是来做什么的,死后他又会变成什么,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知识;这时候,我就陷于恐慌,有如一个人沉睡之中被人带到一座荒凉可怕的小岛而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没有办法离开一样。因此之故,我惊讶于任何在这样一种悲惨的境遇里竟没有沦于绝望的人。我看到周围就有一些类似性质的人,这些可怜的迷途者环顾自己的左右,看到了某些开心的目标就忘乎所以,他们唱歌,跳舞,作诗,赌博……,难道他们竟真的看不到欢乐虚幻,苦难无穷,而死亡必临吗?”

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尔临终大限,他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上帝,不要抛弃我!”这最后的遗言,终于使我失声痛哭。

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lu Sartre,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两岁时去世,后来他就跟随寡母到当大学教师的外祖父家中生活。萨特二十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33年去柏林,投身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门下深造。回国后,他在执教的同时从事写作。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1931年至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浮,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直到逝世。 萨特的成名作是193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它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才形成的,萨特有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体现形式,具有它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核心是“真实感”,即提倡文学作品要如实地、 *** 裸地,一览无余地把世界和人类表现出来,绝对不应该把作品中的人物典型化、集中化,不应该要求他们比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来得更美或更丑。在艺术技巧上,萨特喜爱自然主义地渲染人的卑下情感和事物的丑恶细节,经常用大段的“意识流”打断或代替故事的叙述,结构比较松散。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界、文学界的首要人物,他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 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萨特的著作除《恶心》以外,著名的还有短篇小说集《墙》(1939),长篇巨著《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1945)、《弥留期》(1945)和《心灵之死》(1949);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剧本,《苍蝇》(1943)、《密室》(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可敬的 *** 》(1946)、《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托洛亚妇女》(1960)等。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论文和作家传记,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并主办了很有影响的《现代》杂志。萨特出子“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金,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1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好好看过一本书了呢?一个月?一年 ?抑或是你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碰过书了呢?我们在沉思的同时,有没有就没有好好读书这件事存有几分懊恼呢?对那些想努力上进,想通过获取更多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在看书这件事上屡次“失约”的人而言,想必定是懊恼的吧。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5%,2021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

可想而知,看书的人尤其是看纸质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们似乎只要有一点闲暇时间,基本都是在刷手机。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开篇第一章就提到了一个问题, 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呢?

它提到:“收音机、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取代了以往书本提供的部分功能,而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

我们现在接收资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但其实太多的资讯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而发生这样一个现象的原因是:

这些媒体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读者用不着自己做结论,相反的,直接把包装好的观点装进自己的脑海中,就像录影机愿意接受录影带一样自然,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

也就是说,我们缺乏了自己去思考这一重要环节,而只有自己思考消化的东西而会真正属于自己。

正如学者周国平曾经提到的那样:希望年轻人不要光去看那些名人名言的只言片语,而是系统一本一本把喜欢的书读下来。

是的,相对于轻松随性的休闲活动,阅读需要我们调动大脑进行深入思考。

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多,心态反而愈加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而阅读能替代手机所带来的寂寞和空虚,让人去更能安静,更能深入的思考。

尤其像青少年更应该多读读好书, 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及未来的成长轨迹。

2

读书,阅读,我们当然更多指的是读好书,读经典书。

像一些毫无营养的网络小说,虽然能当时博人一乐,但是除了打发时间,真正也没有能学到什么。

我记得高中时有个同学,她就是因为爱看网络言情小说,成绩从班上排名前五掉到三十多名,简直是断崖式啊,老师为此还找她谈过话,但是她太沉迷了,还是偷偷看,上自习压在课本下看,晚上大家休息了她在走廊上看,最后可想而知,高考她只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大专院校。现在想想,把这股劲用到学习上,今时今日的境遇肯定又大不同。

当然,很多道理我们也懂,可就是自律不来,所以虽然大部分人都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专门抽出来时间完整的读一本书。

但, 如果看书的意愿已经根植于内心,你是愿意为此去做计划阅读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

想阅读的人,再忙也会利用碎片时间来读书,每人每天一昼夜有86400秒,谁不比谁多也不比谁少。

正像小马宋老师一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收集了十年来的两万个顶尖的创意作品,同时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不断促使自己成长,最终从一个锅炉工成为了一个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还有的人说看书我就是提不起兴趣,就是觉得枯燥无味。

其实兴趣和习惯也是可以培养的,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慢慢你就会发现阅读的美好,不要一上来就找那种晦涩难懂的书籍,打击个人兴趣。

3

当我们面对专业性强的书籍,确实很难做到像对故事性的书籍那么轻松和专注。

但, 读书也有方法的,只要掌握了方法,是可以读的又快又好的。

很多人看书(包括一开始的我自己)都是一拿到书就从翻开的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哪怕遇到些不太重要的信息或者不感兴趣的,也都逼着自己看完,似乎这样看书,才能做到有始有终,才能更完美的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直到我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才对阅读有了新的认知。

这本书的作者是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艾德勒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版,在1970年艾德勒找到了范多伦改编《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范多伦是美国哥伦毕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是一位博览群书,很有才华的人。

这是一本很经典的阅读指南,指导人们如何阅读,曾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里面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对阅读书籍非常有帮助。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300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弗朗西斯培根也说:“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要囫囵吞枣,还有少数的书要细嚼慢咽。”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速度的阅读法才是解决之道,我们的目标是读得更好,不过有时候要读得慢一点,有时要读得快一点。只有阅读者从书中获得了营养才算读得好。

书中有讲到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是依次渐进的,是建立在上一种层次的基础上的。

基础阅读是一个文字储备的阶段,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检视阅读 。

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就是 略读和粗读,这是阅读者去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步骤,如果你想判断自己对这本书感不感兴趣,也可以用这个速读的方法。

系统的略读和粗读可以对书的大概内容有个梳理,大致的了解下这本书的架构。

怎么去做呢?

首先看书名页和序,这里会有对书的一个总的介绍。

然后研究一下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去做一个概括性的理解。

索引和出版者的介绍我们也需要看一下,以上这几点基本就能足够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你仔细阅读下去了。

觉得感兴趣我们接着可以挑个和主题有关的重点章节看一看,读一读,尤其留意最后的两三页,通常作者会把重要的观点会重新在后面梳理一下的。

通常阅读带着问题读下去,会更好的帮助你消化书籍,同时,别忘记记笔记,它会帮助你让一本书更好的属于你自己。

第三个 分析阅读。

在这个阶段,首先会要求我们对所阅读的书籍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分类。只有明白了这本书的分类,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下面的阅读。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在讲什么,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并且根据内容的顺序与关系,对书进行拆解,拟出这本书的大纲,同时也能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这一阶段,作者一共列举了关于分析阅读理解的十五条规则,并对这十五条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十五条规则,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全书,这个过程或许有些艰难复杂,尤其当我们在初开始就如何把这些规则运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阅读中的时候,这需要我们慢慢在阅读中去理解,去体会,但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能够更好的更透彻的理解这本书。

在这部分的最后,作者也讲到了一本书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读者应该像沟通知识一样的评论一本书,而不是轻易批评,非辩到底,尤其当你并不完全理解这本书的时候。

像塞万提斯说的一样,“没有一本书会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的。”

第四个是 主题阅读

这个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主题阅读是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是时间里阅读大量书籍的方法。

需要我们带着问题去检视阅读书籍,找到相关的章节,找出与主题相关的部分,并且理清主题,根据主题把问题按秩序排出来,界定议题并分析讨论。

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作者认为只有这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 ,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文字,去思考,去斟酌,慢慢的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

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的更好,总会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事半功倍,读书也不例外,希望爱书的你也能读得更好。

关注中国招生zhaoSheng.neT专门为考生提供招生考试信息服务,为办学机构,院校提供招生考试信息宣传服务的招生考试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135-2467-2021!

相关新闻

中国招生网合作热线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招生网入口

2013-2021 中国招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aosheng.net | 【测试站】

湘ICP备2022023070号 | 站务联系:13524672021(Q老师)